德州新聞網訊(記者任立松)家長學校是對家長進行家庭教育的重要陣地,但長期以來,村(社區)設置的家長學校參學率不高,影響了其作用的有效發揮。日前,市委組織部、市委宣傳部、市婦聯、市教體局聯合印發《關于推動學校和村(社區)家長學校共建工作的實施方案》,創新探索學校家長學校、村(社區)家長學校的共同建設、廣泛覆蓋、優勢互補、資源共享模式,實現高質量家庭教育群眾“推門可見”。
《方案》提出,將按照共建共商共享和便民利民惠民原則,以全市已建成的農村和城市黨群服務中心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為共建場所,設置家庭教育咨詢室、親子活動室、家庭教育大講堂等功能室。圍繞家庭教育促進法、家庭教育理念、科學教子方法、兒童心理發展規律、兒童安全教育等內容,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,每月至少組織家長收看1期家庭教育線上課程,每季度至少開展1場次家庭教育講座和1場次親子實踐活動,每年推薦并指導家長閱讀2本家庭教育書籍,指導家長撰寫1篇家庭教育心得體會或組織1次家長座談交流會。
為推動共建工作落到實處,《方案》明確了共建家長學校將以社區(農村管區)為基本單位,構建轄區內所有村(社區)和小學、幼兒園積極參與,黨群服務中心所在村(社區)負責人任校長,學校、幼兒園負責人和村(社區)婦聯主席分工負責的齊抓共建格局。此外,共建家長學校將采取組織推薦和公開選聘等方式,吸納家庭教育指導師、心理咨詢師,或具有家庭教育、心理咨詢從業經歷的人員組成家庭教育骨干隊伍;同時廣泛吸納熱心家庭教育的教師、優秀家長、巾幗志愿者、“五老”、專業社工等組建志愿服務隊伍。依托兩支隊伍向家長及監護人提供形式多樣、內容豐富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。
《方案》提出,力爭到2024年,全市90%的城市社區和80%的農村管區將設立共建家長學校?!鞍褜W校的組織優勢、師資優勢與村(社區)貼近群眾、方便群眾的優勢相結合,切實構建群眾推門可見、服務可感的家庭教育指導模式,將有力推動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和《家庭教育促進法》的落實落地,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、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,努力實現以學校和村(社區)家長學校共建小切口實現我市家庭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的大效應?!笔袐D聯黨組書記、主席趙曉靜說。